新闻公告
当前位置:首页  新闻公告  学院新闻
马克思主义学院学生赴朝阳山革命老区开展寒假社会实践活动
发布人:孟宪奎  发布时间:2025-02-27   浏览次数:10


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,传承东北抗联精神,厚植爱国主义情怀,哈尔滨工业大学红色基因传承团于2025215日至19赴黑龙江省五大连池市朝阳山革命老区,开展为期五天的“追寻抗联足迹,赓续红色血脉”主题教育实践活动。本次活动通过沉浸式学习与实地体验,让青年学子深刻感悟革命先辈的英勇事迹,激发新时代青年的使命担当。  

朝阳山是东北抗日联军第三路军总指挥部所在地、中共北满省委机关驻地,被誉为“抗联的摇篮,英雄的故乡”。在抗日战争期间,李兆麟、赵尚志、冯仲云等抗联名将在此指挥了夜袭嫩江机场、智取克山等著名战役,取得大小战斗300余次胜利,歼敌2000人,为东北抗日斗争书写了壮丽篇章。

团队成员赵贺馨表示:“站在朝阳山红色旅游基地的智能导览屏前,指尖划过那些被AI修复的老照片时,突然发现玻璃展柜里陈列的靰鞡鞋和我脚上的雪地靴竟隔着80年对望。先辈们用热血换来如今的和平,吾辈更应铭记历史,传承红色精神。让更多人了解那段波澜壮阔的历史,为传承红色基因贡献自己的力量,不负先辈期许。

朝阳山抗联遗址群有小边河、大横山、小金河、石荧山四大遗址区,保留着中共北满省委机关、第三路军总指挥部、军政干校等重要遗址30余处,战壕、地窨子等密营遗址368处,是集密营、军事基地、后方基地于一体的综合性军事设施遗址。

团队成员赵文博表示:“站在石莹山战壕遗址的碎石堆里,手心蹭过粗砺的石缝时,突然意识到这些裂痕里或许还嵌着当年的弹片。此刻真实触摸到具象的苦难——那些比我年轻的战士在零下四十度用体温化开冻土挖战壕。身为红色基因传承团的一员,我深感责任在肩。我要将这段历史铭记于心,把先辈的精神融入生活,用实际行动传承红色基因。”

朝阳山不仅是红色圣地,更拥有独特的自然与人文景观。团队成员登上石人山,俯瞰火山地貌与原始森林交织的壮丽景色;走访朝阳乡、边河村、金山村等“全国红色美丽村庄”,聆听“石人救抗联”“夫妻松”等军民鱼水情的动人故事。团队成员还走访了朝阳学校,采访了王海生老师如何将红色文化融入课堂教学的生动案例。

 

赵贺馨对朝阳学校教师进行“红色文化进校园”采访

团队成员李志伟表示:“与朝阳学校王海生老师和马刚老师深谈后,发现真正的传承不是复刻历史场景,而是让抗联精神活在当代逻辑里。当学生用子弹壳种多肉、用短视频还原密营生活时,那些血色的基因正在嫁接出新的枝芽。归程时裤脚沾满黑土,忽然懂得:我们不是举着火把的人,而是要让自己成为不灭的火星。”